316 不锈钢
主要成分:在 304 不锈钢的基础上加入了钼(Mo)元素,一般含有约 16% - 18% 的铬(Cr)、10% - 14% 的镍(Ni)以及 2% - 3% 的钼(Mo)。
耐腐蚀性能:由于钼的加入,使其耐腐蚀性比 304 不锈钢更优异,特别是在抗点蚀、缝隙腐蚀和应力腐蚀开裂方面表现突出。对含氯离子的溶液、硫酸、磷酸等具有更好的抵抗能力,但在强氧化性酸和强碱环境中,仍可能发生腐蚀。
应用场景:常用于一些对耐腐蚀性要求较高的实验室仪器,如海水环境模拟设备、某些化工原料储存容器、高精度电子仪器的外壳等,在一些需要接触腐蚀性化学物质且要求较高稳定性的实验中较为常用。
优缺点:优点是强度高、韧性好,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导热性,加工性能也较好。在许多腐蚀环境中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能提供可靠的防护。缺点是成本相对较高,价格比 304 不锈钢贵。在一些极端腐蚀环境下,如高温、高浓度的强氧化性酸中,仍需要采取额外的防护措施。
304 不锈钢
主要成分:含有约 18% 的铬(Cr)和 8% 的镍(Ni),这两种元素是其具有良好耐腐蚀性的关键。
耐腐蚀性能:在大气环境、中性水溶液以及一些弱腐蚀性介质中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抵抗一般的酸、碱、盐的侵蚀,但对强氧化性酸(如浓硫酸、浓硝酸)、含氯离子浓度较高的溶液抵抗能力相对较弱。
应用场景:广泛应用于实验室的各种设备和仪器,如一般的实验台架、试剂架、普通的反应釜和容器等。在一些对耐腐蚀性要求不是特别苛刻的常规化学实验和物理实验中经常使用。
优缺点:优点是综合性能较好,价格相对较为适中,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能够满足大多数实验室的日常使用需求。缺点是在特定的强腐蚀环境下,其耐腐蚀性可能不足,长期接触某些腐蚀性物质可能会出现腐蚀现象,影响仪器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特氟龙(聚四氟乙烯,PTFE)材料
主要成分:由四氟乙烯聚合而成的高分子材料。
耐腐蚀性能:具有极其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几乎不与任何化学物质发生反应,除了熔融的碱金属和高温、高压下的氟气外,能抵抗各种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等的侵蚀。
应用场景:常用于反应釜内衬、分液漏斗活塞、滴管等仪器,也可用于制作一些需要与腐蚀性物质接触的密封件、管道等。
优缺点:优点是耐腐蚀性能极佳,具有良好的耐高低温性能,可在 - 200℃至 260℃的温度范围内长期使用,同时还具有不粘性,便于清洗。缺点是价格较高,机械强度相对较低,在高温下容易变形,且硬度较低,容易被划伤。
玻璃材料
主要成分:通常由二氧化硅、氧化钠、氧化钙等组成。
耐腐蚀性能: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对一般的酸、碱、盐溶液有一定的耐腐蚀性。氢氟酸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会腐蚀玻璃,热的浓碱液也会对玻璃有一定的侵蚀作用。
应用场景:广泛应用于烧杯、烧瓶、试管、量筒等各类玻璃仪器,适用于大多数常规的化学实验,如酸碱中和滴定、溶液配制等。
优缺点:优点是透明度高,便于观察实验现象,价格相对较低,容易加工成型。缺点是质地较脆,容易破碎,不能用于强腐蚀性物质的长期储存或反应。
陶瓷材料
主要成分:主要由黏土、石英、长石等天然矿物经过高温烧制而成,成分复杂,含有多种金属氧化物。
耐腐蚀性能: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耐高温性能,对酸、碱等化学物质有较强的抵抗能力,但氢氟酸和热的浓碱液对陶瓷有一定的腐蚀性。
应用场景:常用于坩埚、蒸发皿等仪器,用于高温加热、灼烧固体物质等实验操作,如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实验。
优缺点:优点是耐高温、耐磨,不易被化学物质腐蚀。缺点是质地较脆,不耐冲击,且有些陶瓷制品可能存在微小的孔隙,会影响其在高精度实验中的应用。